纳兰小说网>历史穿越>异能古董商 > 第一百七十九章敦煌往事
    第一百七十九章敦煌往事

    朱大嫂此话说的就很是巧妙了,她这样既体现了朱贵老大的身份。有大事情还是要朱贵来拿注意。但是,有些小事情就放下手给下面的小弟去做。又让朱贵乐的做甩手大掌柜的。不愧是名门才女,讲出来的话都让感人无可挑剔。

    朱贵在一旁拍了拍朱大嫂的肩膀说:“其实不是因为他们两个啦,主要还是让钳子的还原液给闹的。你可不知道的,当年在大西北的那个时候,几十是同行在一起,那是唯一的一次了。”

    接着,三个人仔细的听了朱贵当年的经历。这常在河边走,那总是有湿鞋的一天。朱贵在一次盗墓的时候,终于还是被抓住了。他进去监狱了一看,好家伙,被抓的还不是一个人,监狱里面净是朱贵地方同行。而且都是那种在道上小有名气的盗墓高手。平日里大家那可是难得住在一起。这一次那是一定要好好的聊上一聊了。

    而这个时候大家最关注的焦点就是,国家这一次是怎么了,集中治理偷盗行为,那也不能够只是针对盗墓者啊。放眼监狱里看去,那可都是古董界的盗墓高手,这是要做什么,难道要开挖秦始皇的陵墓。那也不对啊,保护性的发掘陵墓的工作,那的考古专家做的事情,国家抓来这么多的盗墓者,发掘秦始皇的陵墓不一定,但是毁了秦始皇的陵墓那却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就在朱贵坐在监狱里苦苦思考的时候,进来了一名军人,正的对文物同样感兴趣的秦桢秦老爷子。当然在那个时候,秦桢是不会认出来监狱里还有一个自己的老乡。但听秦桢向监狱里的盗墓者说:“你们都是盗墓这一行里有数的高手了,不要不承认。我要是没有十足的不把握,那也是不会把你们全部的抓到这里来的。

    凡是来到这里的,那就必然是有自己的绝活。你们其中有的精通同风水,有的精通墓室结构。有的精通造假。但是这通通的都不是我想要的结果。我想要的是你们的知识。你们对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。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,这一次找大家来,那就是关于敦煌壁画的保护工作,希望大家能多多的为此提意见。”秦桢这样来讲的话,那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。有时候,若是单单的论文物保护方法。这些盗墓者的经验还真就比秦桢乔迁知道的多一点。因为他们是要靠文物来吃饭的,所以,就必须要想办法将古董保存起来。要不盗墓就要白白的浪费力气了。

    当然这其中到了最后,文物工作者有国家支持,他们的成就是一定会高过盗墓者的。但是那个时候刚刚建国十来年。有数的几个专家学者在故宫里又抽不开身。但是,这个时候敦煌的壁画保护工作那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,专家在故宫,不可能一个人劈两半。所以,秦桢才想起来了将全国比较有名望的盗墓贼给抓起来。

    国家机器一旦开动了,想找一个人那是很容易的事情。所以现在才有了天下盗墓者汇集监狱里这一现象。

    不过,在秦桢提到敦煌的时候,所有盗墓者的都有一种很是奇怪的表情。敦煌,那可是盗墓者很熟悉的一个地方,算是当时盗墓者的一个大本营,尤其是在建国前,这里更是盗墓者的天下。

    敦煌原来是有是一藏经洞的,据外界的传说,那是大清皇帝留下来的。其实不然,那些都是天下派名前十的盗墓者留下来的东西。不过,很可惜,这一批宝藏后来所托非人,大部分的竟品被外国人给弄去了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战火纷飞,大西北的敦煌就成了一个藏宝的好地方了。那里发现了一个很隐蔽的藏经洞,是收藏宝贝的好地方。况且敦煌气候干燥,对字画经书等物品的保存很是有利。十大盗墓者一起商量,大家对方都是有很大的提防的。毕竟那些文物从古墓里偷出来是盗墓,从敦煌藏宝的地方来个一勺烩,那也是难保的事情。派哪个人看守,其他九个都不放心。后来,十大盗墓者在一起商量了一下,还是找一个出家人看护,这样才好,一来出家人清新寡欲,对珍宝不放在眼里。算是四大皆空。二来出家人没有家里人的牵挂,并不会为了家里什么人而打藏经洞的注意。

    这个想法本来是很好的,确实也是很可行。但是,这十大盗墓者都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。那就是四大皆空的那是和尚。而不是道士。但是,偏偏的大西北别说是和尚了,就连道士也不好找。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姓王的道士。大家也就慢没有仔细的考察。就让王道士看守藏经洞。十大盗墓者还对王道士下了慢性毒药。

    守着一大批的宝藏,那可是一件美差。要说十大盗墓者一段不对王道士进行提防,那是不可能的。所以十大盗贼逼那王道士服下慢性毒药。并告诉王道士,他有三年的寿命。在三年之内,十大盗墓者会再次回来。王道士要是老实探听话,将宝藏给靠仔细了,三年内一定给王道士解毒。要不,王道士必定在痛苦里煎奥七七四十九天而毒大身死。所以让马导师看好藏经洞。做好一切以后。十大盗墓者趁战乱又去发财去了。

    可惜啊,这个王道士却不是一个六根清净的出家人,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。守这那么一大堆的宝贝,他不动心才奇怪。更何况,他感觉到就自己只有三年的生命了。到时候那些盗墓者是不是一定替他解毒,那还未可知。

    所以,王道士就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了。吃喝享受就成了王道士的生活。吃喝享受,那都是要钱的。王道士是一个并不怎么成功的道士,没有赚钱的门路。所以就把注意给打到了藏经洞上面去了。反正是来帮你们看宝贝的。多少总要给点工资是吧。再者,王道士认为,那么多的宝贝,自己拿上一两件买出去,盗墓者未必就能看的出来。所以他胆子一大,就在藏经洞里找了两个不起眼的玩意给卖了出去。

    能入天下十大盗墓者看上眼的东西,哪里是不起眼的东西。所以,王道士卖出去的古董,很快的就在古董界流传开来。

    后来,这事情就被一个叫马尔克.奥莱尔.斯坦因的英国人知道了,斯坦因是个探险家。其实就是个盗墓贼。此人狼子野心,不但在埃及有很大的收获。而且将手伸到了敦煌。那个时候,英国经过了工业革命,基本上来说,论经济实力来看,那就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了,文化不悠久,没有关系。文物古董不够丰富,也没有关系。我们有钱啊,派人全世界的收购。拿经济贸易中赚到的钱,贿赂各国的官吏,从而将人家国家的古董给搞出来。

    而斯坦因在敦煌就是这么干的。他先是许诺要帮助王道士建立一个道观,和王道士结成了很好的朋友。而这个时候,那十大盗贼许诺的三年期限就要到了,眼看还是没有那十大盗贼的踪影。王道士这下可急了,你们不管我的死活是不是,那好,我就把你们的古董给卖了。斯坦因了解到了这一消息,立刻去找来王道士然后就用四块马蹄银,二百两,从敦煌藏经洞里换走了29大箱的文物。这个时候,王道士心里还是耍了心眼的,二百两,那可不能给你什么好的东西。